第30章 车夫人选

二月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古代炮灰女的养老计划最新章节!

    苏荷眼看气氛有些凝重,急忙岔开话题。

    “姥爷,我以前听娘说起过,我们祖上是南方人,真的吗?”

    一听这话,木头跟苗苗都好奇了。

    王大明听到外孙女提起往事,呵呵一笑,有些怀念的娓娓道来。

    “就是我爹,在南方广元县,那时候是战乱时期,你太姥爷带着其他家人一路逃命,最后就只剩下太姥爷一人活着,其他人要么死了,要么走失了。后来你太姥爷在这里定下来,跟你太姥姥成亲有了我,我是长子,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等过几日你小姥爷一家也要来串门,你跟木头和苗苗也正式见一见。至于你两个姑姥姥,一个10岁就走了,还有一个生了两子一女,只活了一个儿子,在大河村生活。”

    孙氏提到这个也叹气,“顺子也是可怜,清妹去世了,勇成又再娶了,这跟后来的又生了一个。顺子现在快三十的人了,还一个人呢,要不是家里困难,也该帮一把。”

    这在现代,小县城三十岁没结婚也是要被嫌弃的,更别说古代了,跟他同岁的人儿子都要考虑成亲的事了吧。

    苏荷也同情这个没见过面的表舅了。

    周氏不愧是麻利人,苏荷感觉没聊几句菜都上桌了,吃饭的人比较多,王富贵从外面又搬来一张桌子放在炕上跟原来的拼在一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

    中间最大一盆就是羊肉萝卜汤了,这汤烧的很淡,直接喝是最好的,苏荷饭也没吃,直接喝了一大碗。

    木头身体已经好了,加上这两天什么活也没干,每天舒舒服服的吃吃喝喝,气色好多了。现在正帮苗苗盛碗汤,自己也来一碗,跟着荷花有模有样学。

    铁头在一旁嚷嚷着也要先喝汤,王宾坐在一边也给他倒。

    周氏先帮孙氏盛饭,今天的白米饭焖的格外好,软香甜,就是干吃饭都很幸福。

    王富贵也帮自己老爹盛汤,光是汤不够,王大明别看五十岁的人,牙口相当好,吃肉一点都不含糊。

    这一家子吃饭都不像古代人,大家相处起来很松弛,没有外面的尊卑跟等级。

    苏荷觉得来姥姥家,真的是来对了。

    九个人热热闹闹的像是过年了,桌子上的饭菜一点不剩。

    苏荷这一晚睡得相当满足。

    第二天一早,苏荷是被外面的敲敲打打唤醒的,她勉强抬起头望望外面,窗户纸才刚亮一点,这大舅不会在修牛棚了吧?

    又赖床了一会,苏荷看看边上睡得正香的小苗苗,也没叫醒她,小孩子就是要多睡觉。

    她自己起了,穿好衣服出去一看,果然是大舅跟大表哥,走近一看,嚯,姥爷居然也在,看来这骡子在他们心中确实有些分量。

    苏荷一一打过招呼,转身去厨房要热水洗漱了,锅里果然还有早饭温着。

    她刚来的时候就从孙氏那知道柳树村每天就吃两餐,早上醒来居然是饿着肚子干活。这要是她也一样穷也只能忍忍,毕竟寄人篱下这个词她还是懂的。

    但是她现在有钱有田,而且时不时还有不菲的收入,那就没必要了,她不能委屈自己了,这副身体营养也不够,还有木头跟苗苗,瘦的皮包骨,不吃饱肯定不行。

    苏荷拿了两个白面馒头,还有点咸菜配着吃,咸菜是周氏做的,格外好吃,苏荷觉得吃一口就能配一个大馒头。

    在温暖的厨房吃饱喝足,苏荷也没走出去。她决定继续熬生姜红糖水,待会给姥爷他们来一碗去去寒气。剩下有多的收进空间。

    没一会木头也醒了,跟铁头两个人高兴的走进来,“姐(姑姑)好。”

    “醒啦,过来吃早饭,吃完待会也喝碗红糖水。”

    苏荷看两个小家伙边吃边聊,也不打扰他们,回去自己屋子看苗苗。

    苏荷早上起床走了,苗苗没一会就醒了,她也没哭,被窝里面暖暖的很舒服,她自己在炕上玩,自由自在,再也没人说她懒了,也不会冻得睡不着觉。

    “小苗苗睡醒啦?”

    苏荷一进门就看见炕上一个肉团子滚来滚去,正是玩得正嗨的苏苗。

    “姐姐,苗苗起床了。”

    苏苗看见苏荷回来立马坐起来,配合着苏荷给她穿衣服,今天穿桃粉色的棉衣套装,这颜色正适合小孩子穿,又漂亮又保暖。

    苏苗当然是很喜欢,她看到这衣服开始嘴巴就没合拢过,不是在巴拉巴拉说话就是在傻笑。苏苗穿好套上棉鞋帽子,牵着苏荷的手蹦跳着去厨房了。

    苏苗一看到两个哥哥也在厨房,拿着苏荷给的馒头立马挤了进去,两个头也不嫌弃她人小,三个人聊天也很和谐。

    苏荷放心的去了孙氏屋里。

    “姥姥,舅妈,早上好啊。”

    苏荷人没进屋热情的声音已经到了。

    “荷花,怎么起这么早,你应该多睡会。”

    这话不用说肯定就是孙氏讲的,屋子里只有她觉得女孩子娇贵,孙氏这么想也是有原因的,她自己就是独生女,在古代,算是少见的了。

    “已经多睡了,在府里我都是卯正(早上六点)就已经在干活了。”

    苏荷笑着回应,现在已经巳初(早上九点)了。

    屋里没有外面那么亮,周氏正陪着孙氏闲聊。

    “姥姥,舅妈,你们起来吃了馒头没?”

    “吃了,白面馒头可真好吃,姥姥这是掉进福窝里头了哈哈。”

    孙氏显然很高兴,只是嘴上还是要多说几句,“这白面馒头也不能天天吃,荷花,明天我们还是掺点野菜玉米面啥的,够好的了。“

    苏荷到不嫌弃掺了杂粮的,只要没有麸皮这种在里面就行,能让姥姥他们接受一日三餐,每天沾点荤腥就够了。

    “行啊,反正掺了玉米面也好吃,舅妈的手艺我信得过。”

    周氏听了很是高兴,只觉得荷花到底在府里待过的,说话都很悦耳。

    “姥爷他们怎么这么早就修牛棚,还有四天呢,也没那么着急。”

    “是你舅舅一大早就要修牛棚,谁都拦不住,还把宾子也叫上了,你姥爷也跟着一起凑热闹,这骡子要来了,他们可高兴了。”

    不只是骡子呢,还有马车。

    这马车总不能她来赶,那让谁来接送她呢?

    “姥姥,有个事,我想问问,我以后定期要去赵府见老夫人,表哥能随时陪我去吗?表哥会不会赶车?”

    孙氏本想脱口而出,找谁都行。

    但是一想,自己老头子年纪到底在这,年纪大了不合适,富贵倒是年轻力壮,但是家里现在大小事都是富贵做主,要是让他长期去也不合适,宾子吧,又不会赶车,不过这个倒是可以学。

    “就先宾子吧,敏敏,你说呢?”

    周氏倒是不介意自己儿子当车夫,只是想到林小昭有些头疼。

    “娘,我是怕小昭回来,出变故。”

    苏荷其实也是想到王宾毕竟成亲有自己小家了,不可能跟着自己的时间走。

    小舅一家倒是可以,一个表哥一个表弟,表弟跟她同岁,但是月份比她小。

    但是据大舅说她们还有两个星期才回来,时间上也来不及。

    周氏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想起了顺子。

    “娘,你说顺子不知道愿不愿意,现在冬日里,他应该闲着,勇成早就想赶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