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南迁

二月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古代炮灰女的养老计划最新章节!

    苏荷点点头,想着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许是间谍找到了。

    “我出去看看,阿远,你陪你姐姐吧。”

    苏荷朝着卢远点点头,出去了。

    卢远羞涩的点点头,卢文娘看着弟弟,低声询问。

    “阿远,你怎么来了,家里好不好?”

    卢远这才想起手里的母鸡,“姐,娘让我给你带只鸡补身子,家里还养着两只,过半个月再给你送来。”

    卢文娘皱着眉头,“我不要,你拿回去熬鸡汤给一家人喝,春耕多累人,爹还老实吗?”

    “老实,我让阿乔看着呢,我走之前爹在除草的。”

    姐弟两个人聊着家常,苏荷这头已经跟张徐打上招呼了。

    “张大哥,是老夫人找我吗?”

    苏荷看着马车上的张徐,笑着询问。

    “是,荷花,老夫人找你,需要你尽快入府。”

    苏荷看着有些着急的张徐,直觉有些不对。

    “张大哥,你等我会,我去跟我家里人说一下。”

    苏荷进屋跟文娘交待了一声,又让苗苗跟甜甜下午待在这里,待会她再让柳氏来接。

    说完苏荷就上了张徐的马车,路过自己家的时候,苏荷进去拿了六斤红薯粉出来。

    “柳娘,我去赵府了,晚上直接在县城的家里安置,木头明天也要去书院读书了,你跟柳白正好带着他来,要是苗苗愿意,也一起带上。”

    这会已经是中午十一点,赶到县城就是吃晚饭的时候,苏荷也不想晚上赶夜路回来了,索性直接睡在县城。

    “小姐,那你一个人在城里,也不太安全吧?”

    “没事,你们不必担心,晚上你陪苗苗睡吧。她要是想跟甜甜去燕枝姐那里睡也行。”

    苏荷显然是个操心的命,一句接一句,好不容易说完坐上马车,张徐赶紧上路,再晚点就怕老夫人都休息了。

    苏荷一个在马车里沉思,这么着急找她,难道真的是因为间谍找到了?

    老夫人的三儿媳这会应该来信了吧,现在都三月了,再慢的书信都到了。

    苏荷想了半天也没个头绪,索性不想了。

    她从空间拿出一把瓜子打发时间,磕完手里的就把空壳丢进空间,再掏出一把新的继续磕。

    直到那袋瓜子都吃完了,她才觉得嘴里有些干巴,赶紧泡杯奶茶润润喉,吃饱喝足,苏荷开始昏昏欲睡了。

    她也不拘着自己,马车里就有床被子,她直接盖着被子半躺在座位上睡了。

    马车时不时的摇晃就像是摇篮曲,让她睡得更香了。

    苏荷是被张徐唤醒的,等她出来发现自己已经在赵府了。

    “荷花,你出去右转走到底再左转就是慈景院了,老夫人说了你到了就进去。”

    张徐交待完就开始卸马车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苏荷点点头就走了,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快要吃晚饭的时间。

    苏荷走进慈景院,蔷薇就在门口候着。见到了苏荷就进里屋通知了陈氏。

    张妈妈走了出来接苏荷,“蔷薇,在门口守着,不许人进来。”

    “是。”

    苏荷看着张妈妈严肃的表情,心里在打鼓,是什么天大的事,难道是要打仗了?

    苏荷被自己的想法吓一跳。

    不会的不会的,呸呸呸。

    屋子里的陈氏还是一如既往的躺在贵妃椅上,如从前一样悠然自得。

    “来了。”

    “是,老夫人,两个多月不见,您身子可好?”

    陈氏点点头,“你放心,我很好,杜鹃已经不在府里了。”

    苏荷忍住自己的好奇心,“恭喜老夫人,今日可是需要我按摩?”

    “不必,我找你来,是来跟你道别的。”

    陈氏朝着苏荷伸手,示意她上前来。

    苏荷一脸懵逼的走了过去,脑子里再三确认道别的意思。

    “老夫人,您要去京城?”

    陈氏把苏荷拉到自己身边,让她坐下,然后摇摇头。

    “不,我要去南边,去云和州,我女儿在那里,我们要搬迁去南边了。”

    苏荷大吃一惊,怎么好端端的要搬迁,这里不是老太爷的家乡吗?

    “是我大儿来信,说是这里即将要不太平了,京城也不是养老之地,我们决定搬去南边我女儿那里,这座宅子,我也就住最后一个月了。”

    陈氏说着也有些伤感,她以为自己会住一辈子呢。

    苏荷坐在柔软的贵妃椅上,后背都是冷汗,“是要打仗了吗?要波及到淮河县?”

    陈氏摇摇头,“不确定,但是除了边关,就属这里离得最近了,以后必不会太平,我年纪大了,想找个养老的地,南方富庶,且气候适宜,那边的宅子也已经买好了。”

    陈氏拍拍苏荷的手,说的很诚恳,“我听陈实说了,你们村子有了高产的红薯,这要是太平年间,确实是好事,但是现在,荷花,这份功劳你还是不要沾边的好。”

    陈氏作为官家老夫人,能对一个曾经的粗使丫鬟这么认真的劝诫,确实是不容易。

    苏荷心里承情,来不及体会心里的遗憾跟震惊,只能抓住机会多问几句。

    “老夫人,你认识陈大人吗?”

    陈氏点点头,“是我远房侄子,他这人有些傲慢,但是为人实在,比那个张知县好多了,你不知道,以往我们赵府每年要给两万两的银票,还有各种年礼,陈实却不会。这淮河县有他在,要好得多了,只是可惜我们赵家要南迁了。”

    苏荷点点头,“老夫人,我听您的,今日已经晚了,我明天一早就去找陈大人说这个事,其实我当初在公堂上提这个事也是为了我的家人,并非是要功劳。”

    陈氏认可的点头,“世人大多鼓励女子无私付出,为孩子,为家,为国,就是不提鼓励女子为自己活着。孩子,我也劝你一句,心里要有个度,现在他们是感激,你要是过度的付出,再想往回收,就收不回来了,到那时,你会失去更多。”

    苏荷笑着点头,“老夫人,荷花明白,我会努力对自己好的。以后不能时常聆听老夫人的教导了,荷花会想念老夫人的。”

    苏荷说完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注视感,转头一看是张妈妈,她立马补充,“还有张妈妈,张大哥,府里的每个人。”

    苏荷说着说着心里抑制不住的不舍,她从古代穿来第一站就是赵府,这里虽然有很多不好,但是她很幸运的遇到很多好人。

    “荷花受到你们的照顾太多了,可以说除了家人,最亲近的就是赵府,不知道府里的丫鬟是怎么安排?也跟着去吗?”

    苏荷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跟陈氏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