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赵似

云行千里不留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掀宋最新章节!

    章惇继续为宰相,朝中多有文臣不乐意。

    作为一个主战派,他能混到今日的地位,期间经历的风雨已经被众人忘在脑后,现在大家都在瞻仰他的风采。

    同时掌握这在大宋历史上军政大权,这是大宋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士大夫一个阶层群体独大的局面开始被扭转。

    虽然赵似对朝政还处在完全不熟悉的地步,但是他完全信任章惇。有个主心骨可靠,比历代新上任的皇帝都要好很多。

    登基不久后,赵似便单独召见章惇,“朕得以继位,赖先帝与章相公。先帝忽然驾崩,群臣上下都不安,朕只能仰赖相公稳住乾坤。日后朕处理天下事务,请章相公不要嫌弃我年少愚钝,为了大宋社稷,章相公可直言面刺耳。”

    章惇直言道,“官家要想做好皇帝,只需要做好三件事即可。第一,继续推行改革,此为顺应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保民生;第二,官家为帝,自然要用人。”

    “老臣为宰相虽然时日不多,可是如今满朝文武上上下下每一个人的为人老臣心中都有数。臣希望官家做主时,可以知会臣一声。”

    “第三,此时西夏臣服,是我大宋对外扬威绝无仅有的好机会。臣恳请官家,积极准备军事,我们大宋将会在十年之内,与夏辽再次开战。”

    赵似之前也听过要废除澶渊之盟的风声,但是他一直以为只是有些小傻瓜异想天开而已。

    赵似听到章惇这么说,神色还有些慌乱。

    他没打过仗,不知道能不能做的和哥哥一样好。

    章惇看到赵似的神色,知道他的心思,便安抚道,“官家,不用担心。就是汉武帝唐太宗,也是经年累月才学会做皇帝。先帝也是一点一滴学起,只要官家肯用心,能够接受忠臣的逆耳之言。这些都不是问题。”

    “有宰相这句话,朕安心多了。”

    “这外患大事,我宋自从建国以来就有。早在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如今也是如此。社会安定和对外战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

    “虽然不久前,官家让西夏臣服,还设置了二州。但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中国和异族之间的矛盾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此时的胜利不代表什么。以西夏和辽国的实力,再以如今西夏、辽国、大宋三足鼎立的局面,大战迟早要爆发。必定有一方要遭到损害。”

    “澶渊之盟,对大宋来说是对外战争的失败,只是用外交挽回了一二成。这意味着大宋和辽国平起平坐,事实上辽国从来没有满足于仅仅和大宋做个兄弟国。”

    “北方的牧民,从来都是用贪婪的眼神看向我中国,他们想要占有我们肥沃的土地,抢走我们的文化。这种矛盾是不可能消失的。”

    “要想获得安宁,只有把他们打服。”

    赵似听了这话,忍不住问,“章相公,这也是先帝的意思吗?”

    “如何不是?”

    赵似语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宋的卑躬屈膝被美化成了一种爱好和平的民族气质。

    实际上和平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一个国家要想国泰民安,必须要拥有强悍的武力,还必须时不时彰显一下。

    赵似显然也是受了那种和平思潮的影响,他觉得打仗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毕竟在底层挑粪与人佣耕的不是他,他当然觉得还是和平更好啦。

    章惇只能像个老父亲一样,继续耐心的给他讲解这些道理,随后他肯定了赵煦的想法和做法,“先帝攻打西夏,也是酝酿准备了很久。治国必须要考虑长远的利益,绝对不能简单的只考虑今天。”

    ……

    赵似很用心的听着,也很严肃的考虑这些问题。

    但是赵似毕竟不是赵煦,赵似有个致命的缺点——没有雄心壮志。

    这一点和赵煦比起来实在是相差甚远,以至于章惇说了许久,最后感觉是白说。

    赵煦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对外战事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赵似明显还在自己说服自己。打仗是可以的,打仗是为百姓好。

    章惇说了一堆,口干舌燥的。最要紧的是,赵似自己没有说他当皇帝以后要做什么大事。

    看来新帝,来日方长啊。

    章惇对于军事大事,已经不再指望赵似,只是问了他另外一件事。

    “老臣听说,官家打算召见曾院士?”

    赵似有些慌乱,这是他自己私下的决定,宰相怎么知道呢。

    面对章惇严厉的目光,赵似老老实实道,“是啊。毕竟曾院士最先支持我让我做嗣君的。”

    “那么官家召见他打算说什么呢?”

    “朕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兼听则明。”

    章惇沉默。

    赵似面带歉意,“章相公,朕不是不信任相公,实在是……”

    “官家可以召见他。这是官家要做一个好皇帝必须要走的路,老臣帮不了官家。只希望官家可以听的明白,辨的清楚。做皇帝,最应该了解的就是人之本性。”

    章惇说罢告辞。

    赵似长呼了一口气,他赶快找来言官的笔录,把章惇的每一句话都反反复复的看。

    至于曾布么,本来还想见的,见到章惇不乐意,他也就不见了。

    却说章惇退了朝,他来到枢密院,上下都对他恭敬有加,回到了从前一般。

    曾布笑呵呵地迎上来,“我看这西夏现在老实了,咱们要不要在他们身上淘些宝贝。这军马的事情,也该解决了。”

    林希也不情不愿地凑过来,“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向西夏购买大批量的马匹以供军需。”

    “本来西夏狮子大开口,现在好了,咱们定价格。”

    章惇拍案,“此事,速速去办。免得夜长梦多。咱们大宋,终于又可以有马了。”

    “这人选?”李清臣问道。

    曾布道,“我有一人可以推荐。御史赵挺之曾对外出使,他了解两国相交的道理,可以外派。”

    章惇道,“你还真是举贤不避亲啊。”

    曾布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老贼,看你能神气到什么时候?

    “赵挺之,他确实有些能力,就让他去吧。只是,我也要点两个人,这一人是奉议大夫章择,另一人是群牧司赵明诚。”

    这安排一改章惇往日作风——用人不用亲,诸臣自然都觉得奇怪。但是现在谁又敢反对章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