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云行千里不留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掀宋最新章节!

    第147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军都指挥使——”

    “真是啊!”

    赵明诚手下的士兵崽子看见了赵明诚,一个个纷纷下马跑了过去。

    赵明诚是被王厚带来这里的,吐蕃那边,王厚留了姚古做主。

    “你们怎么过来了?”

    “是观察使让我们跟过来的。”

    赵明诚引荐,“这位是王将军。”

    王厚看着王禀,只觉得十分面熟,想不起来哪里人。

    “听嗓音,像是汴京人士。”

    “汴京王氏。”

    “二位莫不是一家?”

    王氏曾经鼎盛一个朝代,就是到了如今,那也不落下风。

    王禀急忙否认,王厚秉持大将风度,不和王禀说话。

    几人会和,姚麟、折可适、章援也过来一同说话。他们商议决定更继续向南攻打吐蕃,以设置山丹马场的屏障,防止被夺走;同时也要继续向西向北纵深扩张,不给西夏人机会。

    “王将军,驻守山丹马场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王厚作揖,“是。”

    赵明诚主动道,“出汴京时,宰执曾经交代过要我养马。我也想留下来,驻在山丹马场。”

    王麟问道,“赵军都是秦凤路都监,要留在这里需要朝廷调任啊。”

    此时的山丹马场,仍旧是四面垂涎的肥肉。大家不会轻易松口的。

    赵明诚来这里,姚麟都怕他出个什么闪失。

    王厚也道,“此番你也已经见过了山丹马场,遂了心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山丹马场,一年就可养九万匹马。这是养马的好地方,我做个弼马瘟,就为养马这一件事,让我回凤翔守着山沟沟、矮灌木草丛,谁能甘心呢。”

    众将大笑,章援皱眉,“谁给你起的弼马瘟?”

    “士兵们都这么叫我。”

    姚麟笑道,“赵都监这是又在讨赏了。”

    章援亦然骄傲,“此次确实干的不错,待我回去,自当禀告父亲。”

    折彦质在后面跟着可不服气了,等赵明诚被人拥着向前走了,折彦质迫不及待问他父亲,“父亲,我什么时候也能上战场啊?”

    折可适却道,“别想了,回去好好读书。”

    “读书哪比打仗痛快?”

    “我以前给你说的,你都忘记了。”

    折彦质杵在原地,家中到他已经是第七代,若是继续从军,朝廷必定忌惮。他从军,可能满门被抄斩;他若做个文官,可以保全家太平。

    折彦质看着赵明诚,“是不是他以后,就要代替我在驰骋疆场了。”

    折可适身边四下无人,领着儿子往远处笑道,“在朝中,人人都是棋子。今日之所以风光,是因为有用;一旦失去用处,和过街老鼠又有什么区别。功名富贵,来的不容易,受起来更辛苦。看着吧,要不了多久,朝中又会涌现出其他名将。一花独放,不是春啊。”

    “既然是万紫千红才是春,那为何我不能做这一支花?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我作为您的儿子,居然从头到尾都没参加过,只能在边上看热闹。”

    “好了,你不要说了。趁早死了从军这条心,让你在军中养养鸡鸭都不错了。不然就回汴京去。”

    父子二人说着,走向巍峨的高山,竟然像两只蚂蚁一样渺小。

    章泽主动道,“今日诸位将军难得齐聚一堂,又逢夺下山丹马场这样的大事,此事必将名垂千古,诸位名将亦然都将留名史册。章某不才,想请诸位今日一同宴饮,请诸位赏光。”

    众人自然都答应。

    王厚预感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战役,也欣然应允。

    果不其然,这次军中宴会刚过完。没多久朝廷下发通告,让王厚、折可适率兵而还。

    这消息一下在军中炸开了锅。

    任谁听了,都觉得这是一个很脑残的决定。

    山丹马场刚刚被夺下,周围的屏障和阻碍也都没被清除,怎么能这个时候跑回去呢。

    过河拆桥,河都没过,这就拆桥啊。

    军营里一片骂声,宋人占领山丹马场还没满一个月,是谁急吼吼要把人调走。

    赵明诚自然来找章援,一撩开帐子见到章援正在看文书。

    “四叔好。”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以我对官家和宰执的了解,此时万万不会下出让主将还朝的命令,可是为什么?”

    章援笑了,“我爹说你像他,现在看来确实有点像。骨子里的叛逆啊。你既然来问我,我总要告诉你实情。先坐下来。”

    章援合上帐子,驱散周围的护卫。

    “还记得曹刿论战前夕,他的友人劝告他不要去,曾说了什么话吗?”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是啊。所以你小子掺和什么呢?”

    赵明诚气的捶桌,“所以说,这背后又有人在搞鬼?可是曹刿说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只管自己吃肉,不管其他。就算国破家亡了,那又怎么样。不能远谋是因为他们不会站在国家大义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有时候和一些上层权贵聊天,赵明诚总感觉自己穿越回了现代。

    合着道理谁都懂,只是时候没到那一步。

    看着赵明诚坐在桌前不说话,章援笑道,“放心,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只是叫二位将军回去述职,过个把月,又会回来。”

    “所以,他们把家国大事,当游戏!?”

    “哎哎哎!别激动。你小子还是太年轻。说到底年轻没吃过大苦头。”

    “你就说是不是吧?”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

    “你会是那种把家国大事当游戏的人吗?”

    “屁话!我章援是那种人吗?你小子,要学会稍安勿躁。这个时候急又有什么用,汴京有人比你更急。”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帮文臣是骑在武将头上拉屎撒尿还嫌不够,简直是国家的蠹虫。”

    章援吓得一个哆嗦。

    “住口!这话岂能说?”

    赵明诚道,“四叔,你也知道这些事,为何不做点什么?”

    章援笑道,“你我也算半个知音。我可告诉你,现在时候不到。磨吧,等攒够了本,做什么都行。”

    赵明诚记得,史书上章惇抚摸着他的大肚腩问苏轼,“他肚子里装什么?”苏轼说呀不知。章惇说,“我这肚子里装的都是谋反的事情。”

    赵明诚一直以为章惇忘了这种反抗意识。但是没想到在最像章惇的四叔身上,赵明诚又感受到了这样东西。

    章援拉着赵明诚道,“我们都知道你一腔赤诚,也知道你是为民请命。你确实是当代读书人的楷模,是真正的士人,不似其他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做官。所以我的父亲欣赏你,我也欣赏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是要安天下百姓,而不是为了让自己比别人高贵。天底下就是因为有先帝、官家,我父亲和张伯伯、李伯伯这样真正的士人撑着,所以那些贪官污吏也才会稍作收敛,百姓也才能过得有衣有吃。”

    “山丹马场,如今易主,这标志着中原的主人又回来了,如今黄河西段长城之上,都是大宋的旗帜。此番大宋威震天下,四海惧怕,可是更加惧怕的是朝中的文臣。武将一旦崛起,有了权力,他们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我们的敌人他们不仅只会吃喝嫖赌,在大难临头之际会联手合作。”

    “你小子,还得多多领悟。把心收进肚子里,放心。有父亲在汴京城,他们去去就回。”

    给点打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