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算法

努力的安天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从解析引力开始最新章节!

    “另个模式吗……这能说明,我是有平行世界同位体的吗?”这令李牧尘想到了多世界诠释,

    前者是它的引申,姑且不提这理论的正确与否,

    当术士升格level.4,迈入高位存在的行列后,会开始坍缩自身的【可能性】,直至完全收束,之后所行之事、所言之语……都是呈直线延伸出去,不会再出现“分岔”,

    手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躯体也不再局限于生物层面,更可以看见事物的分子结构,

    实现长生久视。

    行走于世间的神明,这是古时对高位术士的形容,

    称呼到那时,即是祂。

    李牧尘他当下最高的level也才1,不知何时才能达到那个高度,

    好在他的术式特性引力,作用是无限远,可开发程度远高于别的法术回路,会缩短很多时间,

    说到无限用的作用力,

    根据他的猜想,

    引力是强力的宏观表现……是在坍缩的额外维度上成环。强力的扰动影响了周围时空,单个强子的作用或许非常弱小,但庞大的物质统计平均即可形成稳定的引力。

    如果有论证的话,那他的术式还能再上个档次!

    ………

    只是当前的任务是要提升效率,为了有效的打击到对方,他的施法过程是先修正坐标,比如目标位置6,2,6距离27……方位171,标尺225,仰角12,向左修正3……

    延迟太高,而且没有脑机辅助,很容易有误差。

    再之后是研究重核聚变,

    但据他所知,聚变到氧后,几近乎释放出大部分结合能了,后面的结合能曲线基本都是平坦的,完全是不可控的……

    按理来说,李牧尘最忌讳的即是好高骛远……

    更别提他还有底牌,

    ——【黑太阳】

    应该不会如此急切才是,

    可不知为何,依旧觉得有些不保险,始终有危机徘徊在心头。

    他究竟是怎么了……

    ………

    “八大家的始祖,正如术之尽头的名称,位列于level的最终层次——上层叙事者,祂能让以后发生的所有事都朝需要的方向坍缩控制世界的所有时间线,变量不再存在,最后把世界降维成故事书放在书架上,

    过往、现在、往后的事,在祂的视角里是都是同时发生的,

    乃至于所谓的物理学,也不过是由祂们设定的更高层级的系统参数所决定的,而能观察到的世界,也只是是数据库推演的部分结果(mAtRIx=数据矩阵)。

    再加上人类的记忆依托于突触,

    而每个突触可储存约 4.7比特的信息,人脑的信息容量约 910tb,看似是极多,实则根本不足称道,

    而全世界去年创建、捕获、复制的资讯总量为35Zb,Zb和bt的换算率不用我告诉你是多少吧。”邹俊臣抽起烟来,似乎是为了解愁,

    “而且人类也只是把知识组织成公理体系,命题属于知识的前提是人们不能举出反例,并且它能与公理体系相容。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说明了任何形式系统,无法同时做到完备和自洽。

    这是上层叙事者对我们的限制……怎么,绝望了?那余下的我不说了,我怕你忍不住会去自杀,到时候我也不好跟你的家里人交代。”

    赵宇浩听得心里拔凉,这意味着他包括他的家族,永无反抗之日,“连科长您也是吗,我记得有个同事说过,您的高速斩击,可以以最极限的速度,切开纸张的所有原子后……动能不亚于核武器的……”

    邹俊臣笑呵呵道:“其实放到微观层面上,你用撞碎更为贴切,即使在宏观层面上,也只是挤压被切物体表面,使得物体两个相邻片层间发生切变形的过程。

    当切变引起的拉应力达到相应值的时候,相邻片层的相互作用力……粒子间作用力会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维持而消失,换言之,所有切割都是在增大粒子间距。

    假设我不配备术式武装,最多只是切开分子键,范德华力……

    我的术式特性,纵使刀刃是纯铁,用洛伦兹因子测算速度,已知近光速轰击铁原子的动能是……

    算了,反正再怎么拼尽全力,任何物理上的攻击,也伤害不到高位存在,本身已经涉及到唯心层面,

    不过唯物与唯心,

    看似是相对立的,但都不否认存在物质第一性,科学的根本即是认知物质世界的方法论,

    例如经验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都是从感觉经验出发的,都是以经验材料为其研究对象的,因此都具有经验科学的性质。

    和经验科学相对的是形而上学,它研究的是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

    科学免不了从已知到未知,

    主要的思维模式是,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

    以及从毫无规律的事物中归纳总结出重要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而已知到未知的归纳更接近唯心,必须要作归纳总结。

    对于上层叙事者设下的桎梏要如何打破,我的想法是形式科学公理,它的建立是无需基于物质世界。

    数学是由集合论构建起来的,

    而集合论的构建是纯抽象和逻辑的,不需要任何现实世界的信息和假设。即便物质世界不存在,也不影响数学的建立,

    背后是公理体系和逻辑体系,对描述现实世界有极高有效性。

    这点主要是基于物理理论得出,现代物理理论通常都是建立在那么几条定律和假设之上,

    在此基础上,完全是凭借数学才推导得到更深入的结论。而在定律和假设的范围内,完全凭借数学推导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世界有着高度相仿性,

    所以任谁也否认不了现实世界是恪守着形式科学运行的这项事实。

    以上的两个事实,

    已经可以推导出结论:数学是现实世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它是我们仅有的反抗余地……

    听说青铜树那边判定是否算作人类的基本标准,是会高等数学……不然你以为他们平白无故的,不用别的条件筛选,而非要用高等数学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