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开始培训

黄雀捕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外星人到我家最新章节!

    培训手册上,除了保密守则之外,还有一些深奥的通信术语,以及对浩瀚宇宙中如何建立通信的一些简单介绍。

    深入浅出,涉及面零零碎碎,却又能串联起来。

    这都是贾大方通过基因石了解到的知识,只是被他加以利用,然后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内容而已。

    贾大方非常清楚。

    未来的科技发展,肯定不能只是局限在地球,要走出地球,要去探索宇宙的奥妙,才能真正的追赶外星人的科技。

    只不过这个过程十分久远,或许需要几十代人甚至几百代人的共同奋斗才能够实现。

    贾大方他们目前所做的一切也不过为其打下基础,就好比栽种了一颗小树苗,等在一代一代人将其培养成苍天大树一样。

    ……

    第二天早上9点。

    对王信的培训工作算是正式开始了。

    白洁也参加。

    贾大方作为培训官,按照制定的培训手册上面的目录在会议室开始展开。

    只不过培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培训需要一个月以上。

    所以他每天都按照培训上的计划来完成。

    之后的员工培训贾大方打算全权交给白洁来做,毕竟这本来就是人力资源部门干的事。

    下午,贾大方再次接到了一个未知的电话。

    “喂,哪位?”

    “是贾教授吗?”

    “是我。”

    “贾教授,你好,我是国防科技大学的无线电通信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亮,我对你们1号工作室非常感兴趣,你要是方便的话,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嗯,可以,你问吧!”

    贾大方有些诧异,华夏的国防科技大学可是世界级的超一流高校,这样的高校研究所里面的负责人几乎都是院士级别的存在,和张天逸张教授可是同等水平,对于这样的单位他本就没抱多大的希望。

    原本袁大同说要帮忙问问,贾大方也没放在心上,想不到现在居然有人来了解了。

    虽然只是了解,但是不是说明1号工作室已经在军队和地方的科研单位都有了一定的名气?这可是好事!

    “贾教授,我目前有三个疑问:第一,贵工作室未来的研究方向在哪里?因为目前据我的了解我国的通信技术已经在全球相当领先,要想再进一步,只能寻找到新的研究方向;第二,贵工作室是否愿意接受科研工作者中有不同的声音存在?第三,目前上级领导对贵工作室的研究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经费?”对方将三个问题直接问了出来。

    贾大方想了想说道:“你的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工作室的保密制度,所以我不能讲太多,我只能说未来的方向肯定由我们来主导,第二个问题科研本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我们非常欢迎有不同的且正确的声音,第三个问题你应该也了解过一些,我们是国安署和太空署联合下属机构,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国安署和太空署都十分重视或者急迫的工作,至于经费方面你不用担心,如果我们做出了成就,取得了认可,经费上面肯定是有求必应,当然我们绝不能做国家的蛀虫,经费只要足够就行了。”

    对方沉默了片刻,然后道:“贾教授,谢谢你的回答,对于1号工作室的研究我非常感兴趣,我现在申请加入。”

    “我们非常欢迎,我们可是正需要你这样的科研人才,只不过这还得上级批准和审查,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贾大方赶忙笑道。

    既然是体制内了,自然还是要服从上级的领导。

    实际上,他完全可以找上级直接要人,这可是他拥有的特权,只不过贾大方根本认识不了几个人,而且对这些科研人员的秉性也不是很了解,要是贸然将人弄过来,然后发现并不适合这里的研究工作,岂不是白忙活了?

    最重要的是上级审查比他盲目的选入可要好得多。

    总不能自己先花上一些时间去了解这些人的品性和对国家的忠诚度吧?

    这肯定不行。

    “我已经向上级提交了申请,应该过几天就会下来。”听得出来,对方的声音有些兴奋,似乎接到了一项特大的任务一样。

    啧啧!看看人家这速度?

    还有这自信,简直都不带犹豫的。

    他一定相信自己会同意?

    还是说他对自己了解?

    其实都不是。

    这是对技术的自信。

    1号工作室就需要这样的人。

    “那行,我等你的好消息。”

    挂了电话后,贾大方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对这个张亮充满好奇。

    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听对方的声音应该有四十来岁,这样的年纪肯定有了家庭,有父母和子女要养,这都是负担,他居然在面临中年危机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保持这么好的冒险精神着实不容易。

    ……

    经过一周的培训,贾大方对王信也有了最直观的了解,王信接受能力超强,学识渊博,知识面广,虽然有些不善于言谈,甚至还有些腼腆,但每次对问题的概括都能做到精准、精细、全面。

    而且他还拥有“110”点峰值的智慧。

    就这一周的培训,贾大方心里就明白,此人完全堪此重任。

    这不由得让他将担忧也放在了肚子里。

    毕竟王信算是第3号员工,不用遣返了。

    员工入职培训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入职考核。

    培训手册上涉及到的知识点虽然只是一些通信基础,但恰恰这些基础是有灵魂的。

    科研的起初就像是给了你一个初始的灵魂,让你将其塑身和将其教育成人是一个道理。

    这样恰恰就是科研的目地。

    科研并不是要去推翻已经存在的真理,而是要去让其进化,获得更多的真理。

    如果不能为这个初始的灵魂创造出一具完美的躯壳或者将其培养成才,这样的科研是不会成功的,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贾大方所期望的就是工作室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具备独自研究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团队的协同能力。

    毕竟,在科研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随时能转变角色,适应新生的环境。

    显然,王信是具备的。